🍊⏰➯
前不久,一名知乎用户使用深度求索(DeepSeek)工具,以DeepSeek创始人口吻生成的一篇足以乱真的假文章,在许多科技自媒体和科技界人士朋友圈广泛传播,引发人们对内容创作伦理的讨论。此外,今年初,北京市出台《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研究制定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等具体活动的科技伦理规范和通用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伦理审查标准,严控改变人类生殖细胞、侵入式脑机接口治疗等前沿研发活动的伦理风险,也引发人们对科技伦理的关注。
科技研发离不开伦理约束。如果说创新是发展的“引擎”,伦理则是约束不合理发展的“刹车”,两者缺一不可。从学术界不齿的科研数据造假丑闻,到广受争议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再到“困在算法里的外卖员”被算法追着跑、个人信息数据泄露导致骚扰电话不断……一些看似“前景无限”的研发活动,一次次触及科研诚信、学术道德、社会公平、隐私保护等深层次社会伦理问题,影响了公众对科技进步应有的客观认知与信任,还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社会治理难题。
我们社会的安全感,很大程度来自社会共同遵守的伦理道德。科技伦理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必须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不管何种颠覆性技术横空出世,都必须坚守增进人类福祉、尊重生命权利、坚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风险、保持公开透明的科技伦理原则。在伦理治理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措施,针对医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伦理审查的程序、标准、条件等进行规范,构筑伦理风险的“防火墙”。
随着我国前沿科技诸多领域进入“无人区”,面临的科技伦理挑战也日益增多,科技伦理治理的任务更重,需从健全体系、规范程序、严格标准、加强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应明确责任分工,完善科技伦理审查和监管制度,打破科技伦理作为“旁观者”角色以及事后反思批判的“惯性思维”,共同构建科学、动态、有效、灵敏的伦理治理体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本单位科技伦理审查监管机制,加强对本单位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和科技人员的教育管理。科技人员自身也应严格按照要求申请伦理审查,防范研发活动中的伦理风险。
🌭(撰稿:巩学璧)Bullseye!
2025/02/12匡唯朗⚬
日本第二个P4实验室将投入使用,当地居民抵制:比原子弹还恐怖
2025/02/12洪梵露🆑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青海省六名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2025/02/12郎芝兴😛
寻找新方向 灿谷全力拓展国际市场
2025/02/12胡姬灵🐬
北京老字号元宵热卖,“蛇”年特别款受追捧
2025/02/12东方秋茂⛤
从大厂回乡创业,差点儿倒在黎明前
2025/02/11钱欢元🍐
俄外交部:多国元首确认参加胜利80周年庆祝活动
2025/02/11潘强龙💷
此次DeepSeek的使用体量,道破技术产业演进的一个本质
2025/02/11阮行秋v
新年好彩头!“玫瑰之约”100万大奖降台州
2025/02/10傅强莎b
2025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0.5%
2025/02/10蒋程榕✿